头戴运动发带、手抱篮球的小女孩劳拉雕塑,高高矗立在球场边上,她的背后是绚烂多彩的“锐空间”——古德篮球公园。每当孩子放学后,这里就变得热闹起来。篮球文化与潮流文化在这里相遇,孩子们奔跑的身影、落下的汗水,碰撞出一个个关于梦想和创造的活力故事。

沙田镇“体育文化+”城市新地标——“锐空间”文体社区。
这里是东莞沙田镇的“锐空间”文体社区。很难想象,就在几年前,这里只是一个闲置的旧中心小学。而现在,这里已成为沙田镇首个“体育文化+”城市新地标。自今年8月运营至今,日均人流量超千人次,实现政府盘活存量资产、企业创造市场效益、市民增加休闲区域的“三赢”局面。
“百千万工程”是一项系统工程,更是一项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。自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以来,沙田镇坚持走群众路线,始终将百姓所感放在心上,擦亮“有爱沙田、温暖沙田”民生底色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普惠均衡,民生软实力成为镇域发展的温暖底色,让“百千万工程”带来的惠民实效变得可触可感。

“锐空间”文体社区开放运营以来,组织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。

普惠服务暖民心
文养相伴享安康
午后,82岁的陈姨从家里慢悠悠地来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康体室,准备坐半小时的扶阳椅。看到陈姨的身影,居家养老社工梁绮琪快步上前,将陈姨引导至扶阳椅坐下。“我基本天天都过来坐一坐,坐了这椅子,我的腰、背、肩膀都舒服多了。”陈姨笑着说道。陈姨和老姐妹们聊着天,淡淡的艾草味充满康体室,带来令人安心的温暖。

护工为老人们操作扶阳椅。
而在隔壁,76岁的吴伯正在潇洒的玩飞镖。年轻时的吴伯是立沙岛的农民,种过水稻、香蕉,也捞过鱼虾。为配合东莞港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建设,2011年起,立沙岛及泥洲岛上的中围、和安、大流、泥洲四个村庄的3400余户、1.05万名村民陆续搬入了立沙社区。吴伯也是其中的一员。“我已经在䲞沙花园住了十年,现在政府的服务越来越好了,我爱打乒乓球,也爱飞飞镖,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条件,我也经常来休闲下。”吴伯说
公共服务是民生之基,更是衡量幸福指数的“核心标尺”。近年来,沙田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完善养老服务体系,让长者生活有温度、文化传承有沃土。沙田镇累计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间、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间、老年人活动中心5间。在䲞沙花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以“医护+康复师+护理员+社工+志愿者”组成专业服务团队,为周边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、医疗保健、康复护理等“一站式”服务;全镇更累计为7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适老化改造,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安心。

老人们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上识字班。
“大海驶船鲤尾齐,丢低麻篮望夫归……”省非遗沙田咸水歌的婉转曲调,如今常在䲞沙花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咸水歌创作培训室响起。市级非遗传承人叶敬银从儿时听祖辈在水上茅寮传唱,到如今拥有固定传承阵地,她的歌声见证着水乡变迁。作为东莞重点打造的养老服务载体,这里不仅让长者有了文化栖息之所,更让咸水歌在新时代焕发活力。叶敬银新作中“狮子洋畔颂家园”的吟唱,正是沙田民生软实力持续提升的生动写照。
当老人的笑容与孩子的欢闹交织,沙田的日子便有了烟火气里的诗意。在“锐空间”文体社区,孩子们运动娱乐,成年人遛娃休闲,亮眼出片的装潢让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点。在文化体育方面,沙田镇三年两次承办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,吸引央媒省媒广泛关注,擦亮“滨海文化”品牌;推出“大沙田放歌”文艺精品诗歌鉴赏活动,成功举办2025端午诗会暨首届湾区诗歌音乐会,谋划制作《疍家风云》AI网络大电影,创作《䲞沙屿静》等特色作品,累计开展文化活动700多场次,群众的精神文化菜单越来越丰富。

“大沙田放歌”端午诗会系列主题活动。

教医提质强保障
政务高效获认可
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。“东莞湾区中学建成后可新增初中学位2400个、高中学位3000个,目前初中部已通过借校办学招收首批学生。”沙田镇有关负责人介绍,作为总投资7.4亿元的重点民生项目,东莞湾区中学的落地让沙田教育资源再上台阶。同时,沙田成功打造1个市级名优集团,领衔组建沙田实验中学、镇中心小学、学前教育3个市级教育集团,实现中学、小学、学前教育“纵向贯通,横向联通”全覆盖。通过校园修缮改造、民办转集体办等方式,新增小学学位100个、学前教育公办学位750个,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。
医疗服务的升级同样让群众倍感安心。在沙田医院透析中心,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即可接受专业治疗;胸痛中心顺利验收、全镇“心电一张网”搭建完成,全部社卫站点通过省胸痛救治单元验收,让沙田成为全市首个实现胸痛救治单元“全域覆盖”的镇街。大泥、齐沙等2个社卫服务站启用后,“1中心+7站点”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成型,15分钟就医服务圈更加完善。51人的中西医结合团队创新“中医日间病房”服务模式,公立医疗机构引进10名高层次卫生人才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。
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捷更添民生温度。“以前办业务要等好久,现在平均等候时间不到3分钟,太方便了!”市民王女士在“莞爱”政务服务大厅办完业务后点赞道。沙田实施政务服务“提升年”行动,推进高效办成“一件事”,构建“1+15+N”政务服务矩阵,实现15个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“莞家政务”自助终端“视频办”全覆盖。“莞家代办”服务持续扩面增效,2024年以来累计服务项目34个,涉及投资金额221亿元,让企业和群众“少跑腿、好办事、不添堵”。
从2024年8月至今,沙田镇累计收到市民群众、企业通过12345热线、阳光热线等渠道的正面表扬达210次。教育的提质、医疗的完善、政务的高效,共同织就了“有爱沙田、温暖沙田”的民生底色,让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、可感可及。

庭院焕新绘就民生之美
多元业态赋能幸福生活
清晨的穗丰年水道边,阳光洒在民田村土地洲的蘭亭咖啡小院里,张楚怡正忙着为客人冲泡咖啡。蓝白相间的建筑映着碧波荡漾的河水,不时有村民带着孩子来此休憩,或是游客驻足打卡。这个由乡村院落改造的咖啡馆,如今成了村民家门口的“休闲驿站”,也成了沙田“庭院焕新”的生动注脚。

乡村院落变身“村咖”。
自“百千万工程”推进以来,沙田镇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抓手,将民生之美融入方寸院落。义沙村村民梁建钦把自家废旧仓库改造成棉花堂咖啡生活馆,保留乡村老屋的传统肌理,窗外连片农田与院内龙眼树相映成趣,咖啡香里满是乡愁;民田村已有7户居民加入“美丽庭院经济带”,打造出3家饮品店、3家餐饮店、1家瑜伽健身室,闲置空间变身生活美学空间,282户普通农舍升级为“景观小品”,真正实现“推窗见绿、移步换景”。
美丽庭院不仅扮靓了乡村,更激活了民生幸福密码。在省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培育村阇西村的“花卉超市”里,货架上摆满各式花卉和养护用品,每个物品下方都标注着积分。村民通过参与社区服务、美化庭院等方式获取积分就能兑换心仪的花卉。沙田还组建了170人的“美丽庭院”导师团,汇聚家庭代表、园艺专家等力量,通过主题活动手把手指导村民改造庭院;培养35名“美丽庭院导赏小主人”,既传递了美化理念,也让民生幸福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。

阇西村儿童公园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土。
更令人欣喜的是,“庭院美”正转化为“生活甜”。蘭亭咖啡开业至今,不仅为张楚怡带来了稳定收入,还带动周边村民灵活就业;民田村的庭院业态让村民不用出村就能消费休闲,也吸引周边镇街游客前来,间接带动村里农产品销售。从闲置院落到增收空间,从景观营造到生活共建,沙田的“美丽庭院+”模式不断延伸:“庭院+休闲餐饮”满足村民日常消费需求,“庭院+文化创意”传承水乡文化,“庭院+健身娱乐”丰富民生生活场景。方寸庭院不再只是“诗意栖居”的象征,更成为赋能群众幸福生活的增收园与欢乐场。
走在沙田,随处可见庭院焕新的生机:或是转角处的小花园,或是村民家门口的绿植盆栽,或是兼具颜值与功能的庭院业态。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民生之美,正让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惠民实效融入百姓日常,绘就出一幅“开门见景、出门享福”的滨海幸福画卷。
撰文:张玉丹
摄影:郑建斯
来源:南方农村报配资网站排名第一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股票配资APP注册开户通道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